变中国中国中国重工吸并航落地神船级局生船舶船格千亿启,全球造方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5月8日晚间,千亿球造中国船舶(600150.SH)与中国重工(601989.SH)双双发布公告,启局生上交所已受理中国船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航中申请。
根据此前公告,国船国重工方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舶吸并中变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中国船舶作为存续主体,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与负债。这一动作标志着自2019年南北船集团层面合并后,旗下核心上市平台的整合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国企改革专家周丽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重组旨在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两家公司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在船舶总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在船舶总装领域存在业务重合,重组有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避免内部无序竞争,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重组后,存续公司将通过市场化手段深化改革,改善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周丽莎进一步表示。
截至5月9日,中国船舶总市值为1350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为987亿元,两家公司总市值超过2337亿元。
南北船合并更进一步
事实上,这起合并的源头可追溯到2019年10月14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两者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的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据《华夏时报》此前报道,2024年9月2日晚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公告称,两家公司正在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事宜,并在2024年9月18日晚间发布了交易预案。
根据最新披露的合并方案,中国船舶拟以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的比例进行吸收合并。调整后的换股价格分别为中国船舶37.59元/股、中国重工5.032元/股,中国船舶将发行约30.44亿股新股,合并后总股本达75.16亿股。
对此,参与方案设计的一位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解释:“换股比例的确定需综合考虑两家公司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场估值以及行业地位。中国船舶作为存续主体,承担整合后的核心职能,其溢价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此外,合并后中国船舶的总股本将扩大约25%,中国重工原股东持股比例将被稀释,但通过协同效应释放的长期价值有望对冲短期摊薄影响。”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船舶集团,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均未发生变更。同时,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存续公司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2024年合并营收达1340亿元,净利润49.25亿元,稳居全球造船业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整合标志着两家公司同业竞争问题的彻底解决,并将形成一条涵盖舰船研发设计、核心配套及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合并后的新公司,预计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20%,特别是在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型领域,其技术优势和定价权将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合并进程的加速,离不开行业周期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当前全球造船业正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船价格指数较2020年低点反弹近50%。
打造世界一流船舶集团
当前,全球船舶工业迎来复苏态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等指标持续向好,中国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其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迈进。在此背景下,我国造船行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全国工商联军民融合专家委员会委员、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谭云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船舶工业已连续15年稳居三个世界第一,造船能力更是超越全球第二至第十名国家之和。彰显了其发展规模的雄厚实力。然而,面对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船舶工业正面临新的转型挑战。
“当前,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动力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船舶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船舶工业需加速推进硬件软件化、软件智能化进程,以适应全球船舶市场的新需求,实现从规模领先到技术引领的跨越式发展。”谭云刚进一步说道。
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5025.3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03%;新接订单量12903.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28%;截至2024年末,手持订单量24251.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42%。2024 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7.01%、76.96%和66.54%,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全球造船龙头地位稳固。
今年一季度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均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中国船舶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8.58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80.99%。中国重工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2.16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281.99%。
政策层面,国资委“突出主责主业”的改革要求,与海洋强国战略形成共振。合并后的新公司研发投入将超百亿元,重点攻关智能船舶、深海装备等前沿领域,目标直指全球船舶工业的制高点。
通过本次交易,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能够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助力存续公司抓住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机遇,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整体规模和业务实力明显提升,通过核心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以及对技术、人员、生产能力、客户、品牌、供应链等核心资源的协调,充分发挥合并双方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提升品牌溢价,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百科)
-
宿松融媒讯 1月14日,团县委在青年之家开展“团剧青春”专场青年联谊活动。为保证活动中愉悦融洽的氛围,力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活动的温馨和趣味,团县委对此次活动精心策划和组织,设置了自由交流区、趣 ...[详细]
-
湛江市新园北社区举办防欺凌摆摊调研活动_南方+_南方plus近日,一场主题为“安全知识伴我行,防范欺凌护安宁”的摆摊调研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在湛江市新园北社区火热进行。该活动由湛城蓝志愿服务队联合新 ...[详细]
-
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正式启动
发现和众创乡村价值!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正式启动_南方+_南方plus盛夏双抢农忙,茂名高州市杏花村文化广场,活力涌动。7月20日清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乡村振兴局主办,广东省农民 ...[详细]
-
上半年再告捷!广东农产品如何弄潮出海?_南方+_南方plus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7月25日发布的数据,1月-6月,广东农产品出口632.2亿元,同比增长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区域全面经 ...[详细]
-
近期,包括深圳、苏州、青岛等地晒出楼市成交量“成绩单”。从成交数据看,多个城市楼市成交量较为活跃,回暖信号较为明显。在此之前,多地公布的10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显示,热点地区10 ...[详细]
-
盛夏总是热烈,花朵如斯绽放找寻夏日的风,找寻一阵芬芳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莲藕长好啦池塘深处莲藕长,待到秋来水漫香农人丰收啦辛劳的付出,收获丰厚的馈赠自然的宝藏,总是挖也挖不完人们总是想尽办法,把大地 ...[详细]
-
中山、惠州、韶关设置奖励,珠海、阳东成立基金|“百千万”周周见
中山、惠州、韶关设置奖励,珠海、阳东成立基金|“百千万”周周见_南方+_南方plus本文收录于专题 过去一周,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在茂名高州正式启动,活用农事、筑梦农业、共创乡村的故事由此起笔。放眼 ...[详细]
-
顺杰农机合作社:服务带动粮食种植5万多亩_南方+_南方plus“从事农业生产就要有社会责任感,再苦再累也不怕,全力奋斗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7月20日,2024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赛事嘉年华之“村晚 ...[详细]
-
夏天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外皮削得干干净净泡在盐水中金灿灿的菠萝插着一根竹签香甜气味扑面而来看起来“上头”到不行但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加工的吗?近日话题#爱吃菠萝的人天塌了#冲上微博热搜多位网友指出路边摊菠 ...[详细]
-
盛夏总是热烈,花朵如斯绽放找寻夏日的风,找寻一阵芬芳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莲藕长好啦池塘深处莲藕长,待到秋来水漫香农人丰收啦辛劳的付出,收获丰厚的馈赠自然的宝藏,总是挖也挖不完人们总是想尽办法,把大地 ...[详细]